- 新春走基层丨利来国际官网小确幸 万米高空吃到“冰海之皇”炒饭
- 利来国际平台宏德股份:项目目前正在稳步推进中部分基建已完成部分设备已采购并安装完成
- 利来国际登录节后首个工作日 各地企业生产项目建设捷报频传
- 吴江震泽:两项目奏响新春“开工曲”利来国际
联系人: 利来国际
手机: 12635000711
电话: 400-209-1217
邮箱: https://www.bufangwu.net
地址: 利来国际有限公司
以匠心践初心——记长春科技学院教授刘利来国际网址洋
“我是通过职业技能大赛成长起来的,我也时刻牢记自己承担着为吉林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的使命。”长春科技学院教授刘洋如是说。
刘洋的人生轨迹如同一部生动的教科书。在数控车工领域,一名普通的技术人员从“工”到“匠”大约需要20年。而刘洋从初级工成长为高级技师、三级教授,却只用了十余年的时间。在“削铁如泥”的数控车工行业,他带着明确的奋进目标,以拼搏与坚持闯出一片天。
刘洋是土生土长的吉林人,2005年初中毕业的他,带着对未来的憧憬,踏入了长春工业高级技工学校的大门,选择了数控加工专业。经过两年的理论学习后,刘洋得到了去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实训的宝贵机会。当他成功加工出一副国际象棋时,感叹道:“数控加工不仅仅是冰冷的机器操作,它是灵活的、多变的、生动的、魔幻的。”
2008年母校招聘数控机床专业教师,刘洋凭借过硬的操作技术能力,从十多名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正式成为一名技校教师。那一年,他也才18岁。
回到母校,刘洋开始担任数控实训指导教师,主要负责数控实训课的教学任务。面对和自己年龄相近的学生,刘洋从理论、实践两方面全力提升自己的能力。他深知,只有自己以身作则、有所建树,才能为学生们铺就成才之路。
刘洋利用课余时间在6年内完成了从专科到本科,再到研究生的跨越。他还作为职工组选手积极报名参赛,一次次大赛的锤炼成为他当好职业技能教师的重要积累。2008年12月,刘洋参加长春市职业技能竞赛,获职工组数控车床项目第三名。次年12月,他再度参加该竞赛,获职工组数控车工项目第一名,并被授予“长春市青年职业技术能手”称号。2010年,他参加吉林省职业技能竞赛,获职工组数控车工项目第一名,并被授予“吉林省技术能手”称号。
2018年3月,刘洋带着学生到广东参加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全国选拔赛集训。到了集训基地后发现,与现场的高手、强队比起来,学生们准备得远远不够。他立即调整状态和思路,没有急于训练,而是带着学生利用一周时间仔细观察记录,再有针对性地学习提升。在集训的最后阶段,他陪着学员在训练车间从早上8点训练到晚上12点。车间里没有空调,不一会儿就汗如雨下。训练结束,他就和学生在车间的机床旁,铺上垫子躺下休息。这期间,他们创下了一个月集训近430个小时的纪录。当得知学生的成绩位列全国第五并入选国家队时,刘洋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2019年,刘洋作为“全国技术能手”被引进到长春科技学院任职,担任机械技能开发中心主任。他提出“比技能、促质量、求提高”的比赛观和“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的教学观,带领中心教学团队采取项目式教学方式,将先进的理念、技术传授给更多学生。
2020年,全国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举办,吉林省代表团在大赛86个项目参赛76个项目。作为吉林省选拔赛专家组组长,刘洋负责所有项目的技术方案审核、选拔赛筹备、选手选拔集训、对接专家等工作。这届比赛,他所带领的增材制造项目,取得银牌。吉林省代表团共获2枚银牌、3枚铜牌和28个优胜奖,奖牌总数在全国各省(区市)中排名第12位,团体总分排第15位,在东北地区位居第一。
作为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劳模创新工作室带头人,刘洋对于科技创新的理论研究、实践探索从未止步。近年来,工作室共取得创新成果12项,转化成果107项,培养出“全国技术能手”3人、“全国青年岗位能手”3人、“吉林省技术能手”58人。
面对我国精密生命科学仪器前沿技术“卡脖子”问题,刘洋主动加入“单细胞分选”科研项目,从工程研发和生产细节入手,设计了用于精准位移和精密操控的消间隙微型丝杆位移装置,通过对原理、材料、工艺、装调等各环节的优化,成功解决了单细胞分选仪稳定性问题,于2020年2月发布世界首台基于激光能量技术的单细胞分选仪。
他的科研成果不仅限于理论层面,更多的是通过实际应用推动了产业的发展。刘洋提出,长春科技学院以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为目标,启动一系列创新人才培养计划,设立科技前沿领域的专项奖金,利来国际入口吸引具有潜力的学生投身科研,同时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参与科研项目,提前适应工作环境。
行进在技能强国的道路上,刘洋的潜心贯注让他收获了诸多荣誉: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技术能手、全国青年岗位能手、全国职业教育培训先进个人、吉林工匠、吉林省特等劳动模范等荣誉,2024年入选大国工匠培育对象。
“新时代技能人才要努力成为攻关新兴技术、破解工艺难题的行业专家。我们要让更多技能人才家喻户晓,也要努力培养、打造更多技能明星、行业专家!”他句句掷地有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