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NEWS
新闻资讯
NEWS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联系人: 利来国际

手机: 19866998151

电话: 400-649-2087

邮箱: https://www.bufangwu.net

地址: 利来国际有限公司

行业资讯

利来国际池州市坚持大抓基层重抓基础推进村级整合资源优势互补联合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作者:小编 点击: 发布时间:2024-12-04 22:22:05

  日前,池州市举办发展村级集体经济项目现场评审会,从各县区推荐参评的45个“村级联盟”项目中,遴选16个进入现场终审环节,村党组织书记、选派驻村干部等项目汇报人登台,讲述项目建设做法及取得实效,最终10个项目获奖。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增强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提高村级组织服务群众能力的现实需要。着眼破解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难题,近年来,池州市坚持大抓基层、重抓基础,以乡镇为单位,按照“地域相邻、产业相联、人文相近,链条牵引、辐射带动、集群发展”思路,强化组织赋能、市场驱动,推进村级整合资源、优势互补,联合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一个个懂管理、善经营的带头人脱颖而出、展翅领航,一批批支撑力强、带动力好的村级抱团发展项目破土而出、开花结果,产业组织化、规模化、一体化发展水平不断提升。

利来国际池州市坚持大抓基层重抓基础推进村级整合资源优势互补联合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图1)

  据介绍,目前,池州全市累计建立黄精、羊肚菌、稻虾共养、文化旅游等特色“村级联盟”89个,累计带动村集体增收1.3亿元、群众增收3.3亿元。今年上半年,全市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收益50万元以上的村达到174个、占比近30%,村均经营收益42.94万元。

  自2020年开始,东至县胜利镇聚力发展羊肚菌产业,如何让松散的单个村共下“一盘棋”,做大做强羊肚菌产业,增强村集体经济“造血”功能,成为全镇上下的心头大事。

  干群同心,其利断金。在镇党委组织推动下,胜利镇组建了羊肚菌产业联盟,建成36个羊肚菌种植基地,覆盖康桥村等全镇21个村,种植面积扩大到4000亩。镇党委充分发挥“红领乡邻”党建品牌作用,动员200余名镇村干部和689名邻长,共同为网格化田间管理做好保障,羊肚菌整体出品率越来越高,效益越来越好。

  “发展过程中,产业联盟规范运行管理、合理分配收益、紧密联农带农,做好选育良种、开展培训、孵化基地、拓展市场、延伸链条等工作。”胜利镇康桥村驻村刘加亮介绍,目前产业联盟一产“铺面”、二产“布点”、三产“连线”的牵引效应不断显现。

  据介绍,镇里通过成立强村农业发展公司,与农科院所合作,引育优质菌种,整合涉农资金3300余万元,用于扩大生产经营,统一采购物资,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建立10个加工车间和5个仓储中心,注册“利阳吉美”商标,实现加工、包装、仓储、运输一体化布局,设计伴手礼包,开发多种羊肚菌特色美食,打造“归鸟集”主题民宿、青少年农业科普实践基地,形成农文旅融合发展格局。

  如今,小小羊肚菌做成了富民大产业,总产量超百万斤,已实现销售产值约3000万元,预计综合产值近亿元,利来国际下载带动村均经营收益超百万元、群众增收500万元。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牌楼镇结合自身禀赋优势,推动村级“握指成拳”,走抱团发展稻蛭种养产业的路子。

  水蛭俗称“蚂蟥”,作为一种名贵中药材,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发展前景,但对养殖环境要求高。镇党委牵头,10个村充分协商,成立水蛭产业联盟,采取“集体入股+个人入股”模式,共同投资450余万元,流转土地130亩,建起了“稻蛭共养”标准化繁育基地。

  “在种植水稻的同时,同步套养鲫鱼、水蛭,鲫鱼可以清理饵料残渣,水蛭的排泄物为水稻种植提供天然肥料,水稻可以净化水体。”产业联盟负责人介绍,通过生态循环种养,实现了土地资源的高效集约利用,提升了亩均收益。

  发展水蛭,人才是关键。毕业于浙江海洋大学的牌楼镇佳山村党总支书记刘宏,有着丰富的水蛭养殖经验。在他的参与和技术指导下,产业联盟其他村逐渐掌握养殖技术,基地的水蛭养殖单产最高达每亩2000斤,优良的品质受到众多客户青睐。“稻蛭共养”蹚出了一条别样“蛭”富路。

  今年,产业联盟产出无公害有机稻6万斤,产值约12万元;鲫鱼总产量1.2万斤,产值近9万元。水蛭预计年产6万余斤,全年销售收入将超400万元,联盟村均增收10万元以上,促进群众增收70余万元。

  青阳县杨田镇资源丰富、物产富饶,所辖不少村盛产皖南土鸡、土鸡蛋等生鲜产品。

  然而,受流通环节过长、冷藏配套设施不完善等因素制约,当地生鲜产业曾经规模较小、发展受限。如何让生鲜产品从田园流向城市餐桌,拥抱更大市场?

  思则变、变则通。仙梅村通过联合杨田村、涧泉村抱团实施“活力生鲜”联盟项目,坚持生产端、加工端、市场端同向发力,有效破解产业发展难点堵点。

  “联盟村组织党员、干部外出学习先进做法,回来后建立了山千里农产品、仙梅养殖等专业合作社,支持大户规模化养殖、标准化生产。”仙梅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鲍六生介绍,目前已发展家庭农场26家,年养殖土鸡产量达200万羽。新建农特产品加工车间和冷链仓储中心,招引市场主体入驻经营,解决生鲜产品存储难题。同时,依托杨田农展中心,创建电商创业园,引进电商企业专业化运营,拓展国内市场。

  集体受益、村民受惠。联盟村以土地入股,从中享受硬件设施出租及分红收益,带动村集体年增收48万元,镇域内生鲜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今年以来增收超30%,电商销售额翻番,养殖大户户均增收10万余元,同时实现260余人“家门口”就业。“不久前,我们成功申报了青阳县长三角绿色农特产品加工基地专项债项目,为产业联盟深化发展增动力、添活力。”鲍六生表示,接下来将从发展规模种养、做足特色文章、推动全产业链发展等方面下功夫,提高生鲜品牌综合效益。

  石台县矶滩乡位于县城北部,秋浦河纵贯全境。坐拥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但由于没有很好开发,村民收入大多还来源于传统种植养殖,村集体各自为政,绿水青山没有很好地转化为“金山银山”。

  随着乡村旅游风生水起,矶滩乡党委决心顺势而为,大力发展康养旅游,推进村集体携手发展民宿产业,让络绎不绝的游客驻留山海间、品味慢生活。

  2023年,在乡党委引导下,以洪墩村“慢村”品牌民宿为主导,联合其他5个村成立康养旅游民宿产业联盟,引入优质项目和高端民宿运营团队,将村民闲置房屋统一流转,改造为高端民宿,团队运营收益按比例向村民分红。

  乡民宿互助会组建成立后,创新“民宿联盟+合作社+农户”模式,联盟成员村各展所长、差异发展,洪墩、矶滩、沟汀等村以发展民宿为主,高乐、太胜、塔坑等村以发展农特产品为主,实现村集体、民宿、群众共赢发展。

  “目前,联盟已覆盖42家民宿、农家乐,累计获得收益500余万元,预计今年将带动联盟村村均增收15万元,民宿经营户户均增收5万元。”产业联盟负责人介绍,今后将着力提升旅游承载力,以高品质康养民宿为载体,开发观光农业、研学等分享经济、体验经济,唱响“春采茶、夏漂流、秋品果、冬疗养”的康养旅游四季歌。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080023


相关标签:
热门产品